七月之星——郑纲 | ||
█ 电科智能公司智能交通事业部总经理助理兼软件部副部长 █ 主要项目成果:“上海市交通综合信息平台”
|
█ 集团公司青年科技精英 |
|
个人资料
█ 出生年月:1977年12月 |
█ 喜欢的书:《银英》 |
|
|
||
让智慧翩翩起舞 |
||
2004年,还在上海交通大学读书的郑钢就与电科所智能交通事业部展开了项目的合作。2006年,顺理成章地成为电科所的一名员工。 从研究生学习阶段,充满智慧的郑钢就开始接触智能交通方面的信息化技术,对这方面有着狂热的追求。当时开发了基于SCATS交通信息采集系统,国内首次实现了对SCATS系统信息的实时提取。随着上海市智能交通建设的展开,他就参与了采集一期项目交警项目的实施,并与电科所展开了合作。 加入电科所后,便参与了上海市交通综合信息平台项目的建设。作为软件部分的负责人,带领团队进行需求调研和技术框架设计。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他不断促进软件系统的产品化,形成了包括数据通信传输、信息采集存储、数字视频点播等各类产品和半产品组件。上海市交通综合信息平台,也是当时国内首个拥有海量交通信息汇聚、处理和服务能力的市级综合信息平台,其各方面数据处理能力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
||
世博,是中国的骄傲,也是我们的职责 |
||
184天,7300万人次,上海世博会不仅经历了20余次单日超50万人次的大客流,还遭遇了百万人次的超大客流。被网友称为“超过了世界上80多个国家人口数”的世博客流量对上海市的交通造成了巨大压力。 面对严峻的交通压力,郑纲作为上海市世博会的“专项基金”和“采集二期”等项目的项目经理,对项目的实施和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基于浮动车GPS和手机信号的交通信息采集、车辆号牌信息的采集与处理,均首次在国内大规模的建设和应用。之后的世博客流采集和发布等系统,更是成为了世博客流及交通运行指挥调度的关键系统,在世博保障的184天中,为世博局和交通保障组提供了业务上的强有力支撑。利用效率最大化,从缓解交通拥挤、增强客流调控能力、提高公共交通运营管理水平、减少交通事故、降低交通环境影响等方面获得好评。该项目的实施成果也受到了包括国务院、上海市政府、世博局等各级组织的表彰。 |
||
哪里需要我,我就去哪里 |
||
随着国家对开发中西部地区的政策逐步展开,公司在全国各地交通信息化业务的开展,作为部门带头人,郑纲是义不容辞的积极投入到各个项目中去。从无锡到合肥到成都,从售前到项目实施到售后支持,都全力以赴。从来都没有因为个人的原因而影响到所需要他的地方去。 郑钢在内心深处常常提醒自己:把电科软件部不断建设成专业的智能交通信息化软件团队,同时,建成为国内软件领域的高端专业团队,拥有更成熟的信息集成项目管理、软件研发和产品化水平,这是郑纲最大的心愿和目标,相信一切皆会实现! 心中有梦,智慧先行,一切皆有可能! |
||
|